嘀嗒新闻
亚马逊入仓流程,卖家须知!
发布时间:2022-03-25 09:59:06
日本亚马逊入仓注意事项
AMAZON
亚马逊的日本站比起北美站和欧洲站来说并不是非常大,海运是不需要打托入仓的。散件入仓一般规定单件30KG以下,单边不超过90CM,三边之和不超过200CM。

核对品名
1
在这部分,比较容易出错的就是产品的学名和俗名,容易弄混,然后就是英文单词多个意思翻译过来的中文品名和实际品名有时候对不上。
核对规格
2
在核对规格这个环节较容易出错的就是有些工厂客户会把纸箱包装规格打印到纸箱上,尤其是规格有很多种类别的。如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规格,然后还有一些不规则的产品长度的规格也有两个,很容易让人弄混。

核对数量
3
FBA头程容易出错的都是少报多出的情况,特别是退税的。这里经常出错的原因最频繁的报关资料,经常有卖家提前做了报关资料,在做柜装货的时候却忘记了数据有变动需要更新。此外还有另外一种常见可能性:在非标产品装箱过程中,因为工人人为的疏漏导致实际装箱数量偏差。
核对重量
4
重量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有两个。
首先就是大宗货物毛重和净重与实际重量上下幅度超3%-5%。
第二则是以重量计价的产品只晓得毛重但是净重是计算出来的,很多客户有了毛重就通过毛重减去净重除以件数不超过1或2公斤这个公式来倒推净重,导致与实际净重不符合。
核对件数
5
FBA物流,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尾箱、样品和赠送的物品,这些物品容易被忽略掉,没有计算进去便会出错,要注意!

核对唛头
6
FBA头程有些产品有唛头,有些产品则没有,还有一些唛头会体现一些产品、logo信息,如果有一定要体现在报关单上。
核对是否侵权
7
这个大部分卖家都懂,名牌、仿牌、厂牌、吊牌、R标识、Logo要注意区分开来。

核对货源地
8
有些工厂会在包装上透露一些产品的货源地信息或广告信息,特别是三方贸易的时候容易出现错误的产地信息或目的地信息,卖家千万要注意不要弄错。
核对归类
9
核对海关编码是否准确,多功能的产品归类要准确,这部分是比较容易出错的。例如带有通话功能的平板电脑应该归类手机而不是平板电脑。
核对新旧
10
旧的很多东西都是不能出口的,容易出错的如平板柜开顶柜的机器,露天淋雨容易让人误判是旧的,还有就是搬家移民的柜子很多东西都是旧的。

核对价格
11
海关进出口的每一款货物对应的编码在海关系统内都有一个价格区间,这个区间一般有两个,一个是当地出口口岸的价格区间,一个是全国范围内的限价区间,进口的时候对价格的审核特别严格,出口的时候相对而言好点。
取样送检
12
取样送检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一般都是通过肉眼无法判断的需要化验的化工品等产品。
检查车体
13
中港运输的时候需要检查托运集装箱的货柜车。

检查箱体
14
FBA头程物流,检查集装箱,一般是特种柜尤其需要仔细检查。
是否夹藏
15
卖家需要检查一下是否夹带了一些工厂没有生产的物品或漏报的物品,如食物零食、电器饰品、书籍光碟、自行车、电动车等。
众所周知,日本海关是比较严谨的,碰到货物查验,不但会产生一些额外费用,还会延误时效。因此,建议发货日本的卖家,货物申报一定要真实、准确,否则轻则延误时效,重则货物被扣,反而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