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您现在的位置:嘀嗒首页 > 嘀嗒新闻 > 行业新闻
为何,日本企业物流成本这么低?
发布时间:2022-09-09 18:13:00

日本物流的历史不长,但发展速度很快,如今凭借先进的物流技术、管理方式……成为了世界物流领域先进国家。
日本物流行业的起步比美国较晚,比中国早。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日本的物流行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很多技术和衡量物流行业的指标数字都非常亮眼。
让我们看看日本物流成本水平具体怎样?日本企业为了降低物流成本进行了哪些有效的改革?
在国际上,通常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来衡量一个国家物流的发展水平,用企业物流成本占产品销售额的比重来衡量行业的物流发展水平。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分析报告指出,与日本这样的物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成本比率明显偏高。
进一步分析成本构成,我们以卡车运输为例,从日本国土交通省自动车局和全日本卡车协会在2011年的调查数据来看,运输人工费用占比高达45.9%,这一数据形成的原因:一是日本的人工成本费用普遍较高;二是非人工的成本已经很大程度上被压缩了。
每个时代,每个行业都会有不同的呈现,面对不同的问题,从而也有相应背景下的解决方案。
在19世纪60年代的日本,企业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增加,导致了物流量的不断增长。还有,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升,企业人工成本上涨。
为了缓解这些问题,日本物流行业在这一时期采用通过机械化,来提升物流处理能力,减少人工。立体自动化仓库正是在此时出现,实现仓库高层空间的合理化运用,以及实现自动化存取货物。
如今,立体化仓库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日本迅速发展。从19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日本的立体化仓库从制造业,到农业、仓储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日本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应用自动化立体仓库最广的国家。
除了自动化设备之外,日本物流行业在19世纪70年代开始通过信息系统来提升效率。在此之前,日本物流行业的信息系统尚未普及,依靠传统的方式处理效率不好。
从19世纪70年代后期,物流信息网络开始飞速发展,将各个网点,以及生产、销售等各个相关部门整合在一个系统中,实现了实时在线地物流信息处理和交互,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效率。
导入信息系统,从短期来看,增加了维护成本,但从长远来看,节省了沟通成本和时间成本,避免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问题引发的费用。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物流行业的信息系统变得越来越完善。
虽然日本的物流行业已经处于领先的水平,但是他们仍在千方百计的降低成本。这是近几年来日本企业为了降低物流成本而持续使用的方式。
在物流行业里面,装载率是评估营运效率的方法。从物流成本上看,运输成本占了大概六成,小批量、多频次的运输会导致效率低下。提升了装载率,就可以减少使用的车辆等运输工具的数目,进而降低运输成本,这便是要致力于提升装载率的源动力所在。
之所以物流装载率低,很大程度上源自重量和体积的矛盾。比如,货物已经堆满,但重量却未到能承载重量的一半,而物流是按重量收取运费的,就会造成车辆吨位资源的浪费,需要更多的车辆来运输,这样运输成本就会上升。
因此,怎样合理搭配货物进行运输对于降低物流成本至关重要。在进行货物搭配运载前,对送货地址的路线、配送时间、重量体积、包装、物流网络、装载方法等相关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可以合理化运载,提升装载率。
看似简单可实际操作却较为复杂,且由于日本国内将客户需求放在第一位,并受JIT生产方式的要求,提升装载率的难度不容忽视。可见,日本物流业已经进入一个精耕细作的时期。
除了在装载率上突破,日本的企业开始削减库存。在库产品数量减少,有助于降低存管费用,改善资金流,同时能让出入库作业更加方便,但是库存并不能随心所欲,会牵一发动全身,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
此外,由于日本企业国际化程度高,很多企业已经把生产据点放在海外,并在国外进行产品销售。在这样背景下,一旦库存不足,需要补货,将要面临更多的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
目前,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来预测精确预测库存的需要量,合理化设定库存,被视为库存管理的核心。目前,清理死库存、整理品类、库存据点集约化、缩短生产准备时间等较常用的减库存方法。
同时,受到日本老龄化、人口减少问题的影响,物流需求减少,日本公司对于物流据点进行再规划,对物流据点进行整合,减少物流据点的量。还有不少日本公司开始采用工厂直送的方式。
关注成本,是日本企业几十年如一日在做的事情。物流成本占比低、自动化信息系统提升、不断进行有效改革……这应该就是日本企业物流成本低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