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新闻
深度 | 再谈日本跨境物流ACP改革,受影响最大的到底是谁
发布时间:2023-07-19 10:05:05
ACP改革之后,基本就是上面的流程
我们前天发了一篇文章《炸裂!中日跨境物流迎来巨变,10月1日起,ACP模式即将全面普及》,是针对日本海关新出的政策,进行了一些解读。
此文一出,转发者甚多,议论者也甚多。感觉上,很多人还是没领会到这个政策背后的本质,也有卖家希望我们再深度分析一下。所以,今天我们再细细阐述一下这个ACP模式改革所带来的影响范围。
全文大约4500字。建议仔细研读。一家之言,不一定百分百正确。此文写好之后已经跟众多物流行业专业人士交流过,确保所写基本属实。
【政策出台的背景】
很多人会很纳闷:为什么突然之间,日本海关就出台这样的政策呢?
其实,这都是有迹可循的。
今年1月27日,在东京报关协会主办的讲座中,日本赫赫有名的公取委(全名:公正取引委員会)经济贸易局贸易课课长和东京报关调查室主任分别进行了演讲,主体就是围绕2022年5月发表的《关于滥用优势地位的规定概要和托运人与物流公司之间的交易调查结果》进行讨论。
在这个讨论会中,已经就“托运人要求报关行提前缴纳进口货物的关税和消费税可能会导致问题”这个点达成了一致性调查结论。并且,日本税务局和海关将加强与报关行和电商平台运营商的合作与协作,以适当应对电子商务相关新商业模式的出现,而且,日本海关和税务预计还要对申报系统进行进一步升级。该系统将于2020年关税修订的第5年进行审查(也就是2025年),并计划考虑NACCS(进出口及港口相关信息系统)更新的时机来实施。
也就是说,日本海关和日本税务已经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且还有更高级别的日本公正取引委员会介入,整个推进过程是有序的,有时间节点的,按部就班在实施的,并不是突然就这样发个公告,一切都是意料之中的事。事实上,真正要把所有预定计划实施完成的时间节点,应该是在2025年!
日本公正取引委员会官网刊载的报告原文
除了以上政策实施步骤之外,日本政府留意到现有电商货物急剧增加,对日本关税和消费税的影响,以及偷逃关税会造成对本土卖家的不合理冲击,也是做出以上调整策略的重要原因。
随着这几年跨境电商规模的扩大,日本进口的报关数量逐年增加。2021年航空货运进口许可证数量较2019年增加近一倍。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空运走私违禁品和侵犯知识产权的货物日益增多。在使用FAB仓库的货物方面,更是经常发生海外商家冒用日本国内居民名义直接进口的事件,另外,经常以不公平的低价进行进口报关,从而规避关税的情况。
早在2010年6月份(你没看错,就是13年前),日本财政部就联合海关和税务局成立了“应对进口货物快速增长的研究小组”,并在10月31日,研究组编制了应对方向并提出主要措施。
【进口申报主体的权责统一】
在整个ACP模式改革中,可能影响到的只有四个角色:电商卖家、中国的对日物流公司、日本清关行、日本进口公司。
最不受影响的就是两种公司和情况:
1、老老实实按照日本逆算法缴纳税费和清关的卖家;
2、有日本实体公司,按照一般贸易方式进口,且资金走向正常和税务合规的卖家;
日本海关的官方网站还给出了四种可能发生的销售模式,我们按照以下几种示例分别说明:
在上述场景中,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海外贩卖者,直接发货到日本的指定仓库(大部分都是亚马逊的FBA仓库)。在这样的场景下,就要求该卖家直接变成进口申报者。那么按照逆算法缴纳相应的关税和消费税,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了。
在第二个场景中,如果海外的卖家(贩卖者),委托清关公司把货物清出后给到指定的日本本土公司(事业者A),那么,进入日本FBA仓库的申报主体必须是该日本公司A。请注意,该模式你可以理解为代理进口。进口申报者的名义,仍然是该海外卖家。
如果按照该注释的要求,那么大部分物流公司随便找一个日本公司名义清关就基本无法走通,该海外卖家的货物将无法正常进入日本FBA仓库!必须是该日本公司的名义才可以正常申报入仓。只是,亚马逊做好准备了吗?或许,他们也会很快在FBA系统里做出对应调整。
在第三种场景中,如果该中国卖家,直接把货物委托给中国本土的物流公司一站式承运到日本的FS仓库,那么,就应该由该物流公司向FBA仓库去申报入仓,且,卖家和该物流公司之间必须存有相关委托合同和证明材料。而这个物流公司就需要行使税款缴纳、入仓申报等动作。未来追究责任的话,该物流公司就很难逃脱。前面说过的那个点就成立了,严重的情况下,按照进口虚报罪名,可以直接入刑。
在第四种场景中,如果是委托贩卖的模式,又该怎么办呢?中国卖家找了个日本公司作为贩卖者,那么入仓的申告就应该由该日本受托者去操作。双方签有一个委托贩卖协议。如果该货物的处分权限属于海外卖家所有,那么该海外卖家就必须是进口申报者。如果该受托者以自己的名义去销售产品,则该日本受托者可以作为进口申报者。
在以上四种场景的罗列和说明中,基本把漏洞都给堵上了。那就是“货权的转移和税费主体的对应”!总结一句话,货是谁的,谁就得交税。从法理和轨迹回溯上,基本做到权责对应、个个可查。
如果从法律意义上来说,从10月1日起,海关将不再接受代理进口的方式。如果你通过日本公司的名义通关的话,要求你的店铺链接上必须是日本公司为主体在亚马逊注册的,店铺介绍上也必须有日本公司相对应的名称。如果店铺链接和进口商不一致的话,只能通过ACP模式进口来操作。
【对谁的影响最大?】
如前面所说,在此次调整中,对四个角色都有一定影响。我们觉得,影响最大也可能机会最多的就是ACP这个角色,也可以理解为日本清关公司。
日本清关公司
据统计,日本目前拥有ACP(海关事务代理人)资格的大约有500家,大部分都是物流公司去申请的。
虽然ACP的申请可以是个人,但如果没有正当理由,大部分都不会被海关接受。且个人ACP不可能有大量商业客户和操作案例,所以我们可以忽略不计。
ACP这个职能,其实只是大多数清关行里的一小块业务而已。但是,大部分人都没想到,风水轮流转,从今天起,ACP这个资格竟然会这么吃香,我们判断,接下来日本ACP资质申请应该会暴增。
ACP申请下来,是机会与危机并存的。特别是跟中国物流公司合作,非常容易踩坑。所以这就会导致大部分日本本土的清关行,会严格挑选合适的中国合作伙伴。如果出发点就是为了快速搞钱的,就当我没说。😓。
ACP在日本海关的作用本来没那么大,但是接下来,伴随着ACP模式的全面落地,业务量暴增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我们深信,一方面是日本本土物流公司抓紧招人对应立刻暴增的业务,另一方面就是战战兢兢的反复叮嘱中国合作伙伴提前把控好,不要违规,不要夹带,不要乱来。
日本海关也会紧盯ACP资质的公司,一旦出了事,唯你是问。因为ACP公司跟卖家有合同存在,所以事到临头,治你一个不查之责,必然无话可说吧?
业务暴增,但是风险也暴增。如果你是日本的清关公司,该怎么选?所以我们说,这项政策的落地,首当其冲的就是日本本土清关公司。机会很大,责任也很大,这碗饭没那么好吃。
中国本土物流公司
中国本土的对日物流公司,作为前端揽货和跨境承运方,大部分都是采用一站式服务。也就是该物流公司组合资源,为客户提供从收货、集运、上船上机、落地清关、拖运、落地配的全链路物流服务。
现在行业很卷,所以很多物流公司还开发了其他综合服务,比如帮客户找进口商名义,帮客户代缴税款,帮客户想办法低报,帮客户开出相应通关所需文件等。一句话,只要客户想要,我都帮你搞定,只要给货,给钱。
普遍跪舔客户带来的后果就是,如果你做不了,客户就认为你没实力。这就逼得很多物流公司走上违规之路。
从今年10月1日调整的方向来看,本土物流公司的歪路子也不大好用了,主要是借用进口商的方式会大部分被卡住,且ACP清关行对中国伙伴提出更高要求。大家如果统一拉平到一个维度来竞争,那就是销售能力、综合服务能力、对日本市场的深度理解、以及如果服务好客户。
我们判断,接下来中国本土的对日物流公司还会迎来进一步洗牌。包税包清关肯定还是有人在干,但是收货量必然不敢如此大张旗鼓。毕竟,货量越多,出事的概率也就越大。同步对应的就是双包路线的运费会有大幅提升,因为他的渠道成本和灰色操作成本都在上升。
日本进口商
日本进口商,分别两种,一是实打实的合作伙伴,二是名义借用的进口商。对于前者来说,只要在资金走向和税务体系上能有较好说明,本次调整并没有特别大的问题。对于后者来说,基本上就要做好挨锤和暴雷的准备了。
大部分出借名义给海外卖家作为进口方的日本公司,都没有办法提供资金出入明细,更没有网店销售记录和货物走向链路的证明。一旦被海关质询,直接就是一个装死,然后就是老老实实交罚款。
在本次ACP模式的改革中,我们可以通过上述四个场景发现,无论该日本进口商作为受托贩卖者,还是一般贸易采购者,在FBA入仓申告中都必须作为主体存在。这就杜绝了海外卖家直接入仓申请的可能。自然而然就需要该进口商去开出网店、按照逆算法缴纳关税消费税。且未来还存在随时被税务局调查的可能。
在这样的风险下,但凡正规经营的日本公司,都不可能给你做进口商了。这里面唯一可能存在的机会就是,大量注册空壳公司,以一般贸易方式分散接货。且安排专人随时对应日本海关可能随之而来的质询和检查。
这样一来的话,成本就大大上升。试问你还愿意做吗?以我们目前接触的很多资源来看,如果你是刚合作的新手卖家,大概率物流公司是不愿意出借进口商了,老客户的话倒是可以,但得给钱。
中国电商卖家
对卖家来说,太难了。
这种难,是全方面的,一是运营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入局的玩家越来越多。二是眼瞅着这合规的大门缓缓开启,肉眼可见的成本就是增加了。心累,钱包也瘦了。
好处也是有的。就是合规的要求人人平等,有些意志不坚定的就会退出。市场最终回归到同一个起跑线,大家各自凭本事赚钱,也挺好。
本次ACP模式改革,对卖家的直接影响就是三个:
1、物流成本会上升;双包路线可能不大好走了,就算能走,价格可能也会涨一点。
2、逆算法的要求可能避无可避了。还是得老老实实交税。随之而来的JCT税号也必须注册,搭配ACP做税务合规,是值得你细细研究的一条路。
3、对于纺织品类的卖家,ACP逆算的话关税成本会增加。另外,如果是PSE、PSC类的,3C电子,储能电源等产品,将无法用ACP模式清关。就必须使用正规的日本本土公司来对应,这部分成本将急剧增加。
潮水退去,谁在裸泳是一目了然。
我们讲句实话,尊重当地市场的法律法规,公平竞争,回归到品牌打造和产品质量以及运营技巧上,始终是每一个卖家应该走的路。投机取巧,可以走一时,一定走不了一世。
随着2025年日本海关还会在进口申报上的全面漏洞补缺,跨境电商的灵活模式跟现有日本税务体系的冲突,将会得到一个较为全面的协调解决。到那时候,交税和本土合规经营,几乎是每个卖家必须面对的课题。
这篇文章,我们花了大概4个小时写出来。
任何一件事情,在悲观者眼里,永远是负面的。而在乐观者看来,则是积极和正面的。
我们作为深耕日本电商行业的观察者,认为此次ACP模式的调整,本质是合规路径的持续深化,并无任何不妥之处。从积极的一面来看,让一些乌七八糟的卖家和从业人员知难而退,可能也是一个好事。
面对问题,解决的方式不是只有一个。
或许,所有的卖家都应该考虑其他的多种选项,比如独立站,比如空运小包,比如品牌投入,比如本土团队等等。
单一市场,就是要多元化开展。这或许就是卖家的最佳出路。